爱曲小说>都市小说>重生八一渔猎西北>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林业队解散,上半年盘点
  六月二十号,李龙带着卡车在贝母季结束的时候,去了艾里的林业队南山驻守点。

  让他有些意外的是,这里已经在进行改造了,艾里的办公室外院子门口,原来的林业队的牌子摘了下来,新的牌子挂了上去,上面写的是“玛县南山林业工作站”。

  听到汽车声响,艾里从院子里出来,看到下车的李龙,脸上带着笑容,过来和李龙打着招呼:“阿达西,好的呢吗?“

  &"好的好的,你这里都改了?啥时候改的?”李龙问道。

  “唉,才改没几天。”艾里的声音里带着几分不甘,还有一些无奈。

  “我看有些人在搬家呢?”李龙问道,“这是啥意思?”

  “”没啥意思。上面有通知嘛,那些护林员不能在这里集中居住了。这一片以后差不多就只有办公区,对了,林业派出所也设在这里了。“

  那护林员咋动呢?”李龙问道,“护林员不可能撤掉吧?”

  “肯定不撤,但不像现在这样集中居住吃饭了。他们在各山口自己盖房子,林业局有补贴。以后护林员尽量会找就在那里居住的人,一家人住着也行呢,或者个人住在那里也行。”

  李龙点点头,表示明白了。

  后世就是这样的模式,护林员有工作,有些就是牧民直接兼任的,一边放牧一边护林。

  当然,一个地方一个地方的规矩,有些则是直接把林业工作站设在了重要的山口,在这里检查出入的那些人和车。

  “林业派出所也在这里?”李龙问道。

  “对的呢。现在光把房子设下来了,人还没分过来.…不过也就这几天了。人嘛,我认识呢,我也打听过了,人家说了,以后没收的东西,他们也不能自己处理,会上交。

  艾里的意思很明确,就是爱莫能助。以后从山里没收东西卖给李龙的可能性已经没了。他们林业工作站的执法权缩小了,收东西主要是林业派出所,那是另外一套执法程序。

  李龙表示明白。

  其实现在从林业队这里买东西对李龙的收购站来说,算是锦上添花,有亦可,没有也没太大影响。

  毕竞他的收购帖目前的辐射范围至少有两三个县的面积,哪怕淡季,每天的营业额也在好几千甚至上万,真就不差这一点儿了。

  所以李龙并没有太失望,和艾里聊了一会儿,就一起去库房。

  “我们的队员们也知道这事情就这样了,所以这段时间积极性也很高,虽然贝母季已经结束了,但他们的收获还是很大的。”

  打开库房,艾里还是挺自豪的:

  “贝母嘛,干的湿的加起来有四五十袋子呢。对了,还有野蘑菇。你那里野蘑菇收的嘛,我们队员说以后不能没收采药人的东西了,他们干脆也去挖药材、采蘑菇,看你收不收”“行啊。”艾里已经恢复了平静,笑着说道,“这两天开会的时候我给他们说。山里面嘛,还是我们护林员比较了解一些。他们要真想赚钱,好东西多的呢。”

  李龙相信这一点。

  “给他们说,山里的东西,我都收呢。不光这些药材、皮子、蘑菇…对了,蘑菇我就收两种,主要是其他特征不明显的容易中毒。

  活的我也收,明年开春,你们的护林员要能抓到活的小马鹿、狍鹿子啥的,我也收,小野猪我也收呢”

  &"狼娃子收不收?”艾里开起了玩笑。

  “那个…要是太小的话,可以呢,大一点不行,养不熟不行。&"李龙还真认真的回答了一下。

  “哈哈哈哈,那我就知道了,到时肯定能给你整一些。“

  “那我说好了,马鹿娃子,一个几百块钱,狍鹿子,一个一两百吧。野猪娃子,一个十来块钱这个东西一碰到就是一群,想抓的话也好抓呢。”

  艾里点点头,这话他不好说。

  “不过嘛,我想若阴年说不定还能收些东西。到时我再联系你吧,这个改革嘛,我们知道呢,你们这些朋友知道呢,但那些采药人不清楚。说不定我们还能搞一两年。&"

  艾里是这么想的。

  他让李龙看着这些东西,他则去大院子里叫了几个年轻人过来帮忙。

  贝母因为是混杂的,李龙便和艾里商量着,干湿一起算,给个均价。

  艾里自然是没问题,他甚至于都没咋想着讲价。他对李龙来收东西最欣赏的地方就是啥都要,哪怕在他眼里看若一堆破烂,李龙也能给个价格。

  收得很彻底,所以他才会和李龙保持着长期的合作。

  不是没有人想要顶替李龙的位子和他合作,但那些人一来给的价格不够,二来挑三捡四的。

  没办法,从改开开始,二道贩子天然学握若定价权,这些人收东西习惯了,挑好的来一从最开始他们在农村那里收东西,就很有优越感。

  哪怕是到林业队这样的大客户这里,他们也都是不自觉的就带着那么点职业习惯。

  所以艾里不惯着他们。

  李龙把所有的贝母看完,心里有数了,给了一个均价,一公斤四十块钱。

  主要是半干半湿的比较多。

  一共一千四百多公斤,这就是五万多块钱。

  野蘑菇干也不少。有些已经烂掉了,基本上就是得扔。李龙把烂掉的杂蘑菇挑出来给艾里看。羊肚菌有个好处,哪怕烂掉也不生蛆,所以好辨别。“我嘛,主要收这两种蘑菇。”让李龙有些意外的是,才六月下句,收来的蘑菇里已经有黑虎学菌了,看来是早出生的。

  “行呢行呢,给我留下两三个,我到时给队员看。“艾里是不错的队长,他是真能想着给队员谋点福利的。

  毕竞以后护林员想要像这两年这样赚外快就不容易了。没办法没收别人的东西,那就只能自己搞。

  以前李龙也给他说过收哪些蘑菇,他也不记,因为没必要。

  以后就不一样了。

  李龙把羊肚菌和黑虎学菌都留下来一小堆,剩下的那些就开始过秤。

  因为羊肚菌里也有不少没干的,李龙按一公斤十五收的。

  羊肚菌有四百多公斤,这是六千多块钱。

  皮子不多,这时候山里林深草密,打野东西就不好打了,李龙给了个统收价,一千块钱。

  杂七杂八还有一些“破烂”,李龙大眼一扫,差不多都是山里捡来的破烂,瓷碗、铜钱、锈掉的老军刀之类的乱七八糟的。

  李龙直接按堆,这一堆一百块钱。

  艾里就笑了。在他看来,这些破烂也就在李龙这里能卖点钱吧。

  最后算下来六万多块钱,李龙给付的现金。来之前他是专门去银行换的新钱。

  艾里手指醮着唾沫把钱点清,然后叫小伙子们装车。

  一车装的满满当当的,装完车,艾里请李龙吃羊肉。

  以后嘛,东西不买了,人还要经常过来的。&"艾里说,“我嘛,汉族朋友不多,你算一个。以后到县里嘛,我也去找你喝酒呢。”

  “没问题,要常来。”李龙举杯。这次不喝酒说不过去,不过好在艾里也知道他要开车,下午还要去呼县找阿布来提收东西,所以也没多喝。

  李龙带着车回去把东西卸掉,然后去阿布来提那里。

  呼县也在进行林业系统改革,阿布来提他们的牌子虽然还没挂,但改革方向是一样的。

  呼县和玛县都在北庭西面,两个县的情况大致相同,后面的遭遇也差不多些试点改革往往都会落在这两个县头上。

  老百姓…唉。

  这就是所谓的时代的阵疼吧。

  阿布来提这里的东西没艾里那里多,但他给李龙说了一件事情。“以后嘛,我联系了几个护林员,我们一起在山里搞那些山货。”他悄悄给李龙说,“我们工作站嘛,电话有呢。我弄到了东西了,就给你打电话你过来拉。

  当然,如果不是很多,我开着嘎斯车就给你送过去了。““那好啊。”李龙自然乐意了啊,这对于他来说算好事。

  “主要嘛,这两年能截一些采药人的东西,我们护林员的生活嘛,好得很。有酒喝有肉吃。现在改了嘛,我们的钱就只有工资了。

  你也知道,护林员的工资低得很嘛,想要像以前那样的生活,不可能了。所以嘛,我们得自己想办法。”

  这就体现出来了,阿布来提比艾里想的长远一些,也踏实一些。艾里其实想着还是原来那一套,趁着采药人信息不对称,再收割一波。

  但阿布来提想的就长远一些。既然不让我们没收了,这些东西又值钱,那我们完全可以合伙干嘛,自己负责的山区自己开挖,林业派出所的总不能抓自己人嘛。

  灯下黑哪里都有,这一点在他们看来很正常。

  阿布来提这里有李龙的电话,李龙的意思是他只要搞到东西了,那就给李龙打电话行了。

  呼县林业局这里,李龙收了差不多五万块钱的东西,东西装车,阿布来提同样留李龙吃了饭,不过这回没喝酒。

  等把车带回收购站卸下来之后,天已经完全黑了。

  两个林业队的合作大体上就告一段落,接下来收购站大宗的交易就少了,主要还是每天零散的收购。

  今年李龙没进山搞“小卖部”,许多人经常去木屋那里等着,最后确定李龙的山中商店不开了,就只能失望的离开。

  李龙也是没办法,分身乏术。村里的那些朋友现在都拖家带口的,加上农忙,也不可能进山。

  孙家强和梁双成两个在收购站忙的也是团团转。贝母收购的旺季,每天清洗贝母是个大活,加上刘高楼定期送来的皮子也需要清理。

  这两个人干活是真踏实,真对得起李龙给的工资和奖金。

  李龙这边在理顺着收购关系。杜厂长那边也在和领导谈话的时候表达了自己的意思,想要继续兼任农机厂的厂长。

  他的理由也很明确。农机厂这几年发展这么快,主要搞出来的是新产品,比较符合市场需要。而这些新产品算是他一力推动搞起来的,无论是和设计者还是和采购商,他们合作都非常好。

  如果现在贸然换了厂长,对于厂子的发展不利。

  杜厂长当然也明确表示,他并不是贪恋手头那点权力,主要还是希望才发展起来的厂子,不要因为换人而导致发展受挫,这不是没有发生过的事情。

  如果上级领导机关认为他不适合在这里,那他肯定服从上级的安排。以前杜厂长可没这么能说,也就是这两年因为有了新产品,成了不少人的座上宾,经历的多了,成长了。

  不光要成为一个好的技术厂长,更要成为能让厂子发展、工人受益的政治厂长。

  杜厂长的表态让领导很满意,说也会认真的考虑。

  毕竞杜厂长是有功之人。他的农机厂从一个不起眼的小厂发展成为全市上缴利润数一数二的大企业,说起话来自然举足轻重,份量还是有的。

  领导虽然没有明确表示,但说会认真考虑他的建议和想法。

  杜厂长回到厂子里之后,就给李龙打了电话,把这个事情说了一下。

  李龙正在收购站里和梁双成一起清洗晾晒着从两个林业队里收来的贝母,接到电话之后也挺开心。

  不管怎么着,我先把最近的分红结算清楚给你发过去。”杜厂长其实也在做着两手准备,“如果我真的调走了,至少我离任之前咱们的合作我会落实好。

  当然,如果我走了,接替人选领导应该会征求我的意见,我会给他们说清楚和你的合作是厂子里最重要的合作,摆在第一位。”

  “那我可谢谢你了。”李龙笑若说,“能不走最好,挂名领导,实权厂长,还是你的熟悉领域会更好一些“我也是这么想的嘛。“杜厂长感叹着,“和你开始合作收割机这几年,是我当厂子最自在的几年,唉,希望能继续吧。”

  第二天,农机厂给李龙的分红汇款就到了。这一个季度是打药机和收割机的旺季,李龙收到的分红有七万多,虽然不比冬天有清雪机的时候,但也不少了。

  现在进账比较多,李龙想着是不是去黑市兑换一些美元,等过两年,隔壁国家发生动荡的时候,过去弄一些东西回来。

  至于具体弄什么东西过来,李龙还没有很明确的目标。

  主要是两个方向,一方面能囤下来后面赚钱的,一方面就是农业方面有发展的。

  大马力拖拉机是可以作为目标之一,眼下虽然买得起的人不多,但潜在目标客户还是有的特别是随着棉花种植的兴起,以及荒地的开垦。有了钱的农民承包土地从几十亩到几百亩,等到零零年的时候,已经有承包几千亩地的大农户存在了。

  至于再往后,承包上万亩、几万亩地的,那就已经脱离农民的范畴了,不在这里讨论。

  至于李龙心心念念的采棉机,这一时半会儿还不敢搞。

  主要是采棉机采棉需要种植棉花的时候采用和现在不一样的播种机,以及薄膜。

  最主要的是采棉机采出来的棉花,普通的轧花厂不收。

  其实老毛子那边能拿得出手的东西不多,最主要的是军事装备,不然也不会有一万件狗皮大衣换24架苏27战斗机的贸易合作了。

  但李龙对军事装备没兴趣,他拿来也没用一主要还有他不懂啊。

  所以这玩意儿,他可选的目标比较少,因此思来想去,目前自己换的这些,二手汽车、羚羊角和皮货算是最划算的。

  至于以后…以后再说吧。

  六月底,贾天龙再来收了一波贝母。

  这一趟收完,李龙进行了简单的盘点。

  今年贝母季,自己这边卖的贝母和去年比略多一些,差不多有个十二吨左右,不过因为收购价提高了一些,利润并没有比去年多多少—因为竞争者也多了。

  这些贝母的总利润差不多在一百万。

  从老顾那里运过来的贝母有差不多三吨,利润在三十万左右,李龙这边分到一半十五万。因为老顾收的价格比这边略低一些,所以利润比率来说高一些。

  羊肚菌李龙这边收了不到两吨,利润不到三万块钱。顾博远那边收了不到一吨,利润率依然高,差不多在一万八千块钱。

  至于皮子,这半年来,从刘高楼那里进来的皮子差不多有一万五千张,卖给赵辉后综合利润差不多在一百五十万。

  剩下杂七杂八的就忽略不计了。

  农机厂的分红加起来也有二十多万。

  也就是说这半年李龙净赚在两百八十万左右。

  比过去这些年的总和差不多了。

  井喷式的发展啊。

  当然交的税也不少,一个小小的收购站,半年下来交了几十万的税,县里都很惊奇!

  总的来说,算是富甲一方了。

  PS:坐骨神经疼犯了,难受。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羁中马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