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曲小说>都市小说>重生八一渔猎西北>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当孟海的幕后老板行不行?
  荒地上,两个棉帐篷有些弧独的立在一条水渠边上。

  帐篷边上有石头垒起来的锅,里面是还没吃完已经坨在一起的半锅面条。

  面条里面有菜叶子,有肉块,上面一层油花,看着还不错。

  旁边一堆检来的枯树枝子,这是柴火。帐篷边上还有一些工具,有完好的,也有用坏的。

  不远处的地面平整过,上面用模具拓出来的不少洋灰板(水泥板),还有不少干的已经立起来摆在一起,地面上都是没干透的。

  几十袋水泥堆放在更远的地方,上面盖着防雨塑料布。水泥堆边上则是大堆的砂子、细石子等材料。

  孟海正带着人在不远处的水渠里铺设着水泥板。

  村里带过来的人一个个灰头土脸,但干劲十足。

  “咱们再加把劲,争取三天内把剩下的水泥板铺完,抹好,就等着验收拿钱了。“孟海大声鼓励着大家:

  “咱们把工期提前了,质量应该也没得说,这钱赚的值,到时分钱了,拿到手我给你们放一天假,给家里老婆孩子称点肉吃,买身衣服,也不白出来一趟!”

  “老孟,那以后咱们还有这样的活吗?”有个年轻人抬起头来抹一把额头上的汗问道。

  他脸上本身就有泥灰,这一抹把自己搞成了大花脸,有人看到都笑了起来

  “有,肯定有。李龙同志说了,只要这活干得好,以后路修完了,咱们成立个工程队,这样的活还能接!

  而且以后还能接大活!“

  “那真是太好了!”这些人一个个都挺开心。

  虽然干活累,但干完活能拿到现钱,而且这就相当于成工人了啊。

  清水河这边的地比李龙他们的四队要少很多,想要像四队那样通过种地致富是真不容易,至少在这个时候不容易。

  也许以后特种种植开始的时候会好一些,但现在还不行。

  所以就得从其他方面来拓展。

  给山里修路,是孟海带着这些人走出的第一步,而出山修渠就算是第二步了。

  如果李龙能在修完路给孟海他们接到第二个额外的活,孟海相信接下来他们就能自己接活了。

  李龙给孟海说过,眼下国家搞改革开放,经济发展,需要修建的设施太多,六七十年代修建的水渠目前已经无法满足现有的农业发展,所以新修的水渠会很多。

  当然道路、桥梁、房屋等都有,孟海他们需要技术积累和技术人员加入。

  只是目前他们连正式的工程公司都不算,很难招揽到合格的技术员。

  一步一步来吧。

  孟海不知道的是,现在李龙也在想着同样的问题。隔壁那个老大帝国有什么东西值得进口呢?

  现在许多东西国内已经能生产,且物美价廉。要买的话就只能买那些因为经济通货膨胀而变得便宜的东西。

  二手机械就不错。

  孟海他们干得不错,李龙过去看过一回,孟海在质量保持方面做的很好,而且进度很快,杨波都挺满意的。

  所以李龙想着以后能把孟海的工程队规模搞大一些。

  北疆接下来的发展虽然比不上国内其他地区,但那是相对的,主要是地广人稀。

  只要乘着这股子东风,把控好质量,能接的工程其实挺多的。

  李龙虽然人脉不算广,但帮着工程队接一些小工程还是可以的一他也没打算接高速公路、大型桥梁、商业小区建设那样的大工程。

  搞一些农用水渠、乡级道路维护等活还是可以的。

  所以李龙想着要不要先进口一些机械来,比如铲车,比如卡车,比如搅拌机?

  不然修路这些活,光靠人工和拖拉机,实在是有点慢。

  效率不行嘛

  这时候李龙已经把工程队代入到了自己的管辖之下,所以他才会有这样的想法。

  等李龙反应过来,想着其实也未尝不可啊。孟海他们出人出力,自己出机械,搞个合作,自己就当拿设备入股,挺好啊。

  想到就做。反正账户里趴着那么多钱,李龙觉得放着在这物价开张的时候,还不如买了东西落个实在。

  他给刘高楼打了电话,说了这件事情。

  “你早说啊,早两天我这趟过来可能就给你搞到了。这回不行啊,我二叔明天就把东西送过来了,这回拉过来的就是汽车和皮子,还有羚羊角。

  对了,你不是说要鹿角吗?我二叔这回给你弄回来一车一那边的鹿角也是不要的,便宜得很,我二叔的意思,你意思意思,给个捡鹿角的工钱,再加上过关的关税钱就行了。”

  &"行啊。”李龙笑着说道,“那我可赚大了。”

  “嘿,咱们一起嘛,都赚。”刘高楼赚的是皮子和羚羊角的钱,刘山民赚的是白糖的黑市差价,李龙赚的就是这边卖货的钱。

  三赢!

  “那等我二叔到了之后,明天我给他说一下,让他在那边看看铲车的价格。二手卡车的价格不高,前段时间给你岳父买了两台,一台二手卡车也就五百美元,和轿车差不多。”刘高楼提供的卡车也是嘎斯牌的,这个价格真不算贵。

  李龙没多问,估计还是那个原因。那边吃饭都成问题了,有些活自然而然的就干不了了。为了吃饱饭咋办?只能卖东西。

  “我二叔这段时间还收了不少硬通货,黄金首饰啥的,存了不少。就是进口的时候比较麻烦,他还在想办法,问你有没有兴趣。”

  “那太有兴趣了。”李龙笑着说,“这玩意儿怎么可能没兴趣?真要能顺利通关,我这边肯定是大量的要啊。”

  黄金的价格上涨问题这里就不多说了,不管怎么着,这玩意儿硬通货的程度,比美元还要强一些。

  无论是普通老百姓还是有权有势人眼里,这玩意儿都是宝贝。

  如果刘山民能从那边带着黄金过来,他自然乐意,可能官方也乐意?

  毕竞这玩意儿在国际上也是硬通货不是?

  当然,能带进来大量的美元也是好事,毕竞现在国家还是缺外汇的。

  李龙胡思乱想了一通之后,挂了电话。

  挂电话之前刘高楼说了他这趟过来还想拉水泥,李龙就得赶紧和刘建华联系,让这两天送水泥过来。

  刘建华那边是有存货的,这位做生意也有点佛系。他的生意圈主要是在乌城周边。毕竟乌城现在也在大力建设之中,水泥不说供不应求吧,至少不缺买家。

  不过李龙既然说了,他当天下午就派车队送来了五车水泥,第二天也继续往这边拉,李龙则是不断从零工市场找人来卸。

  等刘高楼带着车队过来的时候,李龙的收购站里已经卸下来两百多吨水泥了。

  看着堆得高高的水泥袋垛子,刘高楼很满意。

  不过他开口说话就不怎么好听了:

  “李老板,我看外面的人好像没前一次多啊。你这收购帖的生意是不是不太好了?”

  李龙能听出来他的半开玩笑,低头一边看着这趟运过来的物资清单一边说道:

  “生意有起有落嘛。贝母季结束了,我这边的生意自然就没以前那么好了。真要天天那样,那不得累死。

  一张一驰文武之道,现在就是休息的时候。”

  “嘿,懂得还挺多,我怎么记得你好像初中没毕业啊?”刘高楼和李龙关系不错,随便开玩笑。

  ”活到老学到老懂吗?我天天看书呢。”

  “看武侠小说也算学习啊?”刘高楼隐约记得在李龙的车里有本武侠小说。

  “老子说,在爱学习的人眼里,看啥书都是学习。”李龙继续低头。

  清单上写着这次拉过来的东西。汽车五台,两台厦斯六九,一台拉达,两台伏尔加。这些需要李龙支付四千美元。

  羚羊角三千对,需要李龙支付九万元。

  鹿角一千对,需要李龙支付两万块钱一是的,你没算错,两万。太便宜了。

  皮子三千张,二十四万。

  综合下来,李龙要给刘高楼三十五万人民币和四千美元。美元自然就是从白糖钱里面扣,人民币李龙直接给他转账。

  还有老顾拉过来的七百公斤贝母和两百八十公斤野菇干。

  羚羊角李龙已经堆满两个房间,第三个房间也有一半了。

  他打算再过五年,然后陆续出货。

  毕竞眼下的价格,还不到出货的时候。

  等玛县的轧花厂可以接受采棉机采的棉花的时候,他出一批羚羊角,然后买一台新采棉机回来。

  毕竞国内到零八年之后才明令禁买卖羚羊角,这一段时间之前,还是可以合法出售的。

  李龙虽然略懒,但并不是浑浑需的人。他对自己囤的东西都有一定的规划,比如大部分玉石,他是打算在下个世纪一十年代之前出掉。

  除了留存一些自己、家人、亲戚拥有之外,其他的就出掉。

  这玩意儿代表着一种文化,但没必要拥有太多。

  羚羊角之类的已经说过了,还有那些字画,也差不多在那个时候,除留一点儿,剩下的也会出清。

  至于商业方面,收购站的模式最多也就坚持到下个世纪初,到时格行业细化,分出好多分支来,他这个收购站恐怕就很难开下去了。

  主要是竞争肯定会非常的激烈,所以李龙现在就在布局,机械化农业包括现在孟海他们。

  都是踏踏实实一步一步能走的路子,所以李龙不担心。

  把控质量已经成了他的习惯,他相信以目前自己的人脉,加上上好的质量,不求搞个首富啥的,至少能稳定发展。

  这一趟刘高楼依然要五十吨的白糖和一百吨的水泥。

  刘山民那边没提其他的,他自然也不会多嘴。

  不过李龙估计下一步鞋子、大衣之类的应该也会需要的。虽然哈加盟共和国有鞋厂,但这玩意儿能生产出来多少提供给本地人,真不好说。

  毕竞南北还大量出产天然气呢,但北题的天然气价格比沪市还要责。五十吨白糖依然是五万美元,一百吨水泥是两万美元。李龙每半个月稳定进账五万多美元,这是个非常庞大的数字(要给糖厂那边支付一万美元)。

  李龙觉得依然不够,如果到时想买到大量合适机械,必须要有大量的美元,毕竞那时候卢布已经崩掉了。

  刘高楼并不很急,所以这边慢慢卸货,他和李龙交易结束之后,就去招待所了一这趟过来的时候他们在奎屯兵站那里吃的午饭,所以就拒绝了李龙的请客。

  车子、皮子和羚羊角、鹿角等物资卸下来之后,李龙觉得幸好这收购站足够大,不然还真装不下。

  既然刘高楼不打算吃饭,那他就带着先卸货再装货。这回他不打算让梁双成和孙家强卸了,直接开着面包车去零工市场,把还在那里碰运气的十来个人都拉过来,让孙家强和梁双成指挥着他们把物资卸下来。

  然后装水泥。

  车子卸下来之后,孙家强和梁双成两个分开着车停到了前院。那里有盖起来的车棚子,能为这些汽车遮风挡雨。

  目前还有两台车没卖掉,加这次拉过来的五台车,就七台了。

  不过李龙不愁。他只是担心往后不好找类似的车了—因为一直有人要买车,李龙希望那边运过来的车子没啥大毛病。

  至于车子年限他倒没怎么管,毕竞有些人希望买新车,有些人就希望买便宜车。

  刘高楼告诉他,光阿拉木图那里就有不低于十万台车子,刘山民的生意已经拓展到了其他城市,所以车子问题,不需要李龙考虑一现在哈国那边,生活水平降级的人太多了,想卖掉车子改善生活的人大把。

  李龙就放心了。

  两天后,送走刘高楼,李龙这边略宽松一些,想着要多往四队跑一跑。

  才去看看棉花地,就被电话给叫了回来,孟海过来了。

  李龙看到孟海的时候,他的头发上还粘着一点水泥点子,衣服倒是换过了,不过看起来应该才脱离工地不久。

  “活干完了,杨同志带着人也验收过了,说是合格。”孟海很兴奋,说道,“杨同志还说后面如果有类似的活,还会考虑给我们做。”

  李龙笑了,他说道:“这是个好的开端,这个开局你们开的不错,以后应该会接到更多的活。”

  孟海过来除了和李龙报信,还想着结了款之后,给李龙分一部分利润。

  毕竞这工程是李龙帮他们联系的,他们可不是忘恩的人。

  李龙却想着是另外一件事情。

  他搞工程队,想和孟海合作的事情目前只是单方面的一厢情愿,还不知道孟海是啥想法呢。

  不过既然想了,既然孟海来了,那他自然就得说一说。'你是说你投资我们这些人,搞个工程队.”

  “最好注册个公司。”李龙说道,&"接下来闲了,最后能找个可靠的技术员,无论是高薪聘请还是从零工市那里捡漏,叉或者找人挂靠都行。

  现在的公司资质好办,办起来后,你们有修水渠、修闸门、修路修桥的经验,后面接活就好接。当然这只是我的想法,看你们自己…”

  “那当然好了!”孟海自然清楚,如果一直在村子里,发展受限是必然的。

  现在能接到活都是靠李龙,或者说以后相当长的时间都会是这样。

  所以他们和李龙算是绑在一起的,李龙主动提出合作,他求之不得!

  他为什么不敢主动提,不就是怕李龙拒绝嘛。

  “那行,我现在是打算从苏联那边弄来几台机械,二手的卡车、铲车之类的,再看从国内买水泥搅拌车这样的话你手里也有硬家伙,接活也硬气了。”

  李龙说的这些让孟海觉得,他被大馅饼,或者大砸险上了。

  天降横福啊!

  一个只有十来个人的工程队,和一个有卡车、铲车、水泥搅拌机的工程公司,能接到的活完全不是一个性质。

  甚至于前者可能只能干后者捡剩下的外包活!

  孟海不是傻子,自然清楚李龙对他们的重视一这些机械,把他们这些工程队所有人的家当全卖了,也买不起啊。

  “不过干活我就不干了,主要干活还是你们。要请技术员,要注册公司,要抓技术、抓工程质量。&"李龙说,“我提供资金支持,注册资金我来承担,接下来就看你的了。

  老孟,我相信你,咱们合作,只要把工程质量抓好,公司以后一定能壮大,能赚更多的钱。”

  孟海挺激动,当既表示,公司成立,他就负责干活,带若的工程队拿三成,剩下的都是李龙的。

  李龙笑了,这有点过于实在的。

  孟海是这么算的。工程队目前真要注册公司,资金李龙提供,机械李龙提供,甚至于李龙还打算买个院子作为公司驻地。

  他们就只是干活的,别说三成,拿两成都行啊。

  有这么多机械,接活绝对能接大的。

  利润肯定不会少!

  李龙肯定是不能这么干,他不干活,出的钱虽然多,一开始还好,等接了大工程,赚了大钱,孟海可能不会有啥不满,其他人就不一定了。

  所以他说他只占51%,就是控股那样。孟海不愿意,说他们拿多了,心不安。

  他们可就是一帮子还没摆脱土地的农民啊,拿太多,过意不去啊!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羁中马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