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曲小说>历史小说>清妖>第37章 老太爷,福禄寿完了!
  和珅没有坐他那三十六人的大轿进宫,而是选择骑马。

  这是他的特权,也是人臣的荣耀。

  赵安没有这个特权,所以很自觉充当和珅的马夫。

  一马上,一马下,就这么沉默行进在通往养心殿的御道上。

  马上的和珅神情淡定,目光只落在远处的红墙绿瓦上,似乎心中极其平静。

  的确平静。

  一个靖海侯还不值得和珅如临大敌,莫说侯了,就是公又如何?

  那些所谓的汉人有功之臣后代,尤其是大清入关后降附的那些功臣子孙本就不受老太爷待见,虽然有着公、侯、伯的超品爵位,但军机大臣、部院尚书、领侍卫内大臣、督抚之类的核心实职从来与这些功臣后人无缘。

  当年献上平台五策比施琅功劳还大的海澄公黄梧后人、现任海澄公黄嘉谟不过在温州当个总兵。

  如此一比,施琅后人能当上管户口的满洲副都统已然是祖上烧高香保佑了。

  说白了,同帽子王、八旗的旗主一样,汉人功臣后代在老太爷眼中也是帮“吉祥物”,用来摆设的存在。

  唯一一位深得老太爷欢心的功臣后代是李永芳的子孙李侍尧,这人在和珅发迹前堪称老太爷第一宠臣,被老太爷盛赞为“天下奇才”、“最能办事之人”、“历任封疆,实心体国,认真办事,为督抚中所罕见”,长期担任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云贵总督等要职。

  然后呢?

  因为看不起和珅,被和珅这个老太爷“新宠”轻飘飘拿下。

  跟李侍尧的出身、职务相比,只是个副都统的靖海侯施秉仁压根就不够资格做和珅对手。

  但和珅决定拿施秉仁开刀,不为其它,就为赵安所言斩断“阴谋集团”伸向他和中堂的第一只爪子!

  让施家血淋淋的教训告诉那些蠢蠢欲动之人,他和中堂发起怒来也是会死人的!

  别说老太爷还在,哪怕老太爷不在了,他和珅依旧是这大清朝说一不二的存在。

  赵安这边目光低垂认真扮演“马夫”这个很有前途的角色,心中则在反复推演即将面圣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用词,确保能给予施家绝杀。

  能否绝杀施琅后人其实难度很大,毕竟老太爷上了年纪后不像年轻时那般火暴脾气,动不动就把人刨出来挫骨扬灰,这从文狱实际已经停止便能看出。

  上了年纪的老人都讲宽厚,这一点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近些年来也没有什么王公大臣被老太爷连根拔起,整体来看除了那个倒霉的台湾总兵柴大纪被满门抄斩外,真就没第二个倒霉蛋了。

  不过柴大纪的死是福康安一手导致,而和珅是同福康安一样的元婴强者,因此只要充分体现语言艺术成功勾起老天爷的霹雳天火,干掉施秉仁一家把握还是很大的。

  正寻思如何个语言艺术时,一直沉默的和珅开口叫了他一声:“有禄。”

  “奴才在。”

  赵安立刻勒马转身面向和珅,身子微躬,极尽恭敬。

  和珅点了点头,沉声道:“待会儿见了皇上该如何回话你心中要有数,靖海侯损毁御宝乃是事实,但其心可诛之处却在于轻慢,在于不敬,不在于其它...皇上春秋已高最重天威颜面,也最念旧情,有些话你须点到即止,莫要多言。”

  “奴才明白,中堂放心便是!”

  赵安连忙应下,知道和珅这是在点拨他。

  告状要告在点子上,既要激起老太爷的怒火,又不能显得过于刻意,尤其不能直接喊打喊杀,要引导老太爷自己得出靖海侯该死的结论。

  这其中的火候拿捏至关重要,火烧过头了会得反效果,火不够旺同样也达不到目的。

  知赵安是个聪明人的和珅不再多言,抬手示意其继续牵马。

  宫门次第洞开,侍卫见是和珅无不肃立垂首,若大宫中只有马蹄声“笃笃”回荡。

  到了养心殿外,和珅利落翻身下马,回望赵安一眼,没有任何犹豫,有的只有破釜沉舟的决断。

  “走,跟我进去。”

  和珅当先朝老太爷所在的东暖阁走去,赵安忙躬身在后跟着,自有太监过来替和中堂把马栓好。

  东暖阁内,老太爷正用着晚点。

  老太爷精神不是太好,眼皮耷拉着,脸上布满老年斑,只偶尔开阖的眼眸中似残留一丝昔日英主的锐利。

  小几上摆着几碟精致江南小菜和一碗梗米粥,看着很是诱人,然而老太爷似乎没什么胃口,只用调羹有一下没一下地在粥碗搅动着。

  两名贴身太监小心翼翼在边上伺候着,知道主子心情不好均是大气也不敢出。

  老太爷心情不好原因是宗人府不久前来报,说是定安亲王永璜之孙、年仅八岁的奕灵夭折了。

  虽然奕灵的阿玛绵德和祖父永璜生前都不受老太爷待见,但奕灵的夭折还是让年过八旬的老太爷难过不已。

  再想着自己前后去世的那些儿子、孙子们,老太爷更是悲上心头,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楚当真是刺得他胸口如有大石般堵着。

  长寿,是上天给老太爷的福报,但这福报的代价未免大了些。

  正堵的慌时,李玉轻声禀报:“主子,和中堂在外求见,说是有要事禀奏。”

  “和珅么,”

  一听和珅來了的老太爷稍稍打起精神,浑浊的眼神看向外面,“快叫他进来。”

  声音有些沙哑,脸上却有期待之色。

  和珅几乎是踮着脚尖进来的,一进暖阁便甩袖跪倒在地:“奴才和珅,叩见主子!奴才罪该万死,还请主子治罪!”

  “奴才赵有禄叩见主子!”

  赵安紧跟其后亦是五体投地,姿态恭谨至极。

  “治罪?”

  老太爷听的糊涂,撩起眼皮看向和珅,一脸不解:“什么事慌慌张张的,起来回话。”

  “谢主子!”

  和珅却没有立刻起身,而是一脸愧疚不安道:“不过奴才不敢起,因奴才御下不严致使主子墨宝受损,奴才心里难受,万死难赎其罪!”

  “墨宝?”

  老太爷搅动粥碗的手停了下来,眉头微皱,明显记不得这件事了。

  和珅有意无意看了眼李玉,这位陪伴老太爷三十多年的内侍首领忙在边上轻声提醒道:“主子,和中堂说的墨宝就是除夕那天,主子赐给赵有禄的‘福禄寿’墨宝。”

  “哦,哦,哦。”

  一连三个“哦”后,老太爷想起来了,也才注意到和珅不是一个人进来,边上还跪着个人,瞅的不清楚。

  李玉知老太爷看不清楚人,忙道:“主子,和中堂边上跪着的就是赵有禄。”

  “噢,”

  老太爷恍然大悟,瞪着高度近视加老花的双眼看向“人形马赛克”的赵安,“福禄寿,朕赐你的字怎么了?”

  “回主子,”

  赵安赶紧抬头将撕成两半的老太爷墨宝高举过头,痛心疾首地道:“主子,您赐给奴才的‘福禄寿’福禄无存,寿字中裂,奴才死罪,死罪!” 《清妖》-傲骨铁心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