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阅读 > 现代言情 > 2003:从外贸开始 > 第1002章 补贴大战VS人工智能优势
  “要说速度还得是王新啊。”

  成武正在与檀锦程商量具体细节之时,有工作人员进来汇报起嘀嘀出事之后各家的动作,反应最快的依旧还是某团。

  依旧是长久以来无往不利的补贴大战打法,这是某团最大的利器,也是王新最熟悉,最得心应手的打法。

  “看来咱们也得搞出点动作出来,不然的话就危险了。”

  某团的线下地推一直以来都是非常牛逼的,嘀嘀出事儿之后,他们的线下地推第一时间就行动起来了,招募嘀嘀司机,并且明言加入某团打车,收入至少翻倍。

  做网约车司机早已经过了那种月收入轻松过万的年代,按照最新数据,截止2021年六月份,嘀嘀司机全职司机的月平均收入大致在8000到1.2万元左右,兼职司机的收入大致在3000元到5000元左右,一线城市司机的收入略高一些。

  但是要注意的是,这只是收入,里面还包括用车成本,如油费,电费,平台抽成等等,单单一个平台抽成就要去年20%至30%,这是相当高的。

  某团地推团队承诺司机月收入翻倍,这个还是非常具有诱惑力的,众所周知的,网约车的核心其实并非是乘客,而是司机,哪个平台的司机多,接单快,乘客自然而然的就会去那个平台打车。

  时至今日,用户已经被培养出消费习惯了,因此对乘客端补贴的多寡并不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不过除了司机端之外,某团在乘客端也做了补贴。

  首单一元,最高补贴至20元,某团开启了属于他们的百城计划,在此之前,某团的打车业务仅仅只在七座城市推广,覆盖率并不高。

  “与其说这一次是针对于嘀嘀的,倒不如说是针对像是我们这种二流出行平台。”

  王新能把某团做到这么大规模,把由阿狸全力支持的饿了么打得抬不起头,把百度外卖干倒闭,甚至于由腾迅系支持的大众点评以及携程等等致力于互联网出行的公司都干不过他,靠的可不仅仅只是有钱这么简单。

  在本地服务领域,某团的能力超过了任何一家公司,在这个领域,可以不把其他公司放在眼里,但一定要小心某团。

  “我们不用跟他们拼补贴,这个没有用,一方面是这个补贴政策肯定是不长久的,嘀嘀肯定也会出反制措施,另一方面我们也拼不起。”

  “不过我们也确实应该拿出点实际好处来,不然的话我们就真的要被干掉了。”

  老大与老二打架,通常是把老三给干掉,但是这是建立在老二有所作为的情况下,如果老二没有任何作为,那谁是老二还不一定呢。

  高德的企业理想是做中立型技术供应商,做地图基础服务领域的隐形冠军,而非直接的网约车平台,但是网约业务又是技术供应商必不可少的一个补充,数据的收集是非常有必要的。

  “确实要拿点东西出来,哎,其实也能想到王新王总会下场。”

  成武是有些头疼,实际他并不想打补贴大战,这对于高德来说是没有任何好处的,烧钱得到的市场,互联网行业的补贴大战,至少都是十亿级别的。

  檀锦程手里的高德,日子过得还是比较紧张的,除了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比较大方之外,其他部门花起钱来都是精打细算的。

  “让橙子出这笔钱吧,实在不行找天美拆借也行,还是要打的,不然的话某团把我们老二的位置抢去了,但是在具体政策上可以灵活一些。”

  某团下场了,其他小平台如T3出行还有曹操出行,甚至于尉来自有的尉领出行都会加入到这一场难得的机遇当中。

  “高德目前的优势就是聚合平台,这样我们的投入成本要低很多,可以让橙子一起下场,通过橙子的流量体系,我们比某团优势明显的。”

  外卖加打车的模式,肯定是不如导航加打车模式的,这是某团比不上高德的地方,另外在流量入口方面,高德地图本身的日活,加上橙子系APP的流量入口,肯定也是要优于某团的。

  电商品类方面,橙品会目前旗下五款APP,游戏类有以王者为主的几大游戏入口,办公类有丁丁,生活服务类有高德,视频社交类有橙子直播这些主流量入口。

  在流量入口方面,橙子集团还是有很大优势的,只不过橙子下场了阵仗就大了。

  “行吧,下场就下场吧,我还没打过补贴大战呢。”

  既然王新已经出招了,那就陪他玩一把,虽然这次补贴大战注定不会有很长时间,也不会像之前那样的大规模,但是几十亿的投入还是需要的。

  互联网行业里的几次补贴大战,檀锦程都没有直接参与,一方面是志不在此,另一方面当时的实力也不够。

  7月10日,星期六。

  继某团在全国百座城市率先发布对网约车领域的补贴大战之后,卷土重来之后,高德地图联合橙子集团也下场了。

  采用聚合模式的高德宣布,对于新入驻高德的平台前三个月不抽取任何的技术服务费用,三个月之后,技术服务费用不超过3%,在特定时间段,订单抽成仅1%至2%。

  在司机端,高德在向合作平台让利的同时,要求其将早晚高峰订单100%收入给予司机,也就是零抽成,对于通过中小平台注册的新司机,首周订单零抽成。

  另外,高德还计划,待补贴战结束之后,对司机的最高抽成不超过12%。

  “20%至30%的抽成还是太高了,多多少少有些黑心了,咱们虽然只想当老二,但是要拿出老大的气势出来。”

  橙子集团之所以被称之为OTA,并非是浪得虚名的。

  Q2季度,腾迅的经营现金流高达430亿元,阿狸的经营现金流为336.9亿元,而橙子集团的经营现金流也是高达147.6亿元,稳居国内同行第三的位置。

  至于说现金储备方面,雷布斯在造车之时宣称自己是帝都现金王,现金储备超过1000亿元,试图用这种方式来的巩固消费者的信心。

  但是小米集团无论是Q2经营现金流,还是整体现金储备都是不如橙子集团的,橙子集团账上的现金储备高达1600亿元,与京冬的1550亿元相当。

  在国内互联网企业当中,BAT依旧是现金储备的第一梯队,腾迅账上超过3000亿元,阿狸有超过4000亿元,百度则是1890亿元。

  橙子集团这些年跟百度以及猪厂一样,都没怎么抢过头条热度,本着的就是闷声发大财,游戏业务与橙品会都是稳定盈利的。

  另外在人工智能上,2021年度了,头部公司的收入已经相当可观了,橙子云,智能驾驶,电商推荐三大领域的为主的AI服务领域,单季度的收入已经在50亿元级别了。

  全年在AI服务领域的营收能够达到200亿元,稳居国内人工智能领域第五的位置,排在橙子前面的也就菊花,阿狸,腾迅以及百度这四家。

  真要说起现金流,小米真是不够看的,只不过互联网行业巨头现在差不多算是人人喊打,橙子哪怕名声不错,也不好吹嘘自己的现金流。

  “论现金储备还是经营现金流,我们都是比某团还有滴滴都要高的,真拼起来我们也是不怕的,要打就陪他们打。”

  就补贴大战,橙子与高德的管理层开了个视频会议,要说最激动的当属集团副总裁,橙品会总裁程皓了,这位橙子的元老还是有些好战的。

  某团的现金储备高达1100亿元,至于嘀嘀的话,他们的现金储备并不高,一直以来嘀嘀的财务都是比较难看的,不然他们也不至于冒死上市了。

  “哈哈,你个老小子,是这么多年没发挥吧;行吧,那这次就让你来协助成总吧。”

  檀锦程也是笑了,程皓一直是比较喜欢跟互联网巨头们打对攻的,以往跟阿狸的几次正面硬刚,他都是急先锋,到底还是在大厂呆过的人,基因里还是有好战的成份。

  “真的?那我可就玩大一点的啊。”

  视频里的程皓搓着手笑道,又看了看与他同在一间办公室里的陆齐,陆齐也笑了起来:“那就交给程总吧,我这边还真没太多的时间。”

  2021年,人工智能已经进入到了相对成熟的领域,各家虽然侧重点不同,例如说阿狸玩的主要是多模态与大模型突破,腾迅侧重点是在AI医疗与AI游戏方面。

  百度在自动驾驶方面也突破明显,计划于今年在全国30座城市开放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字节主要做的是推荐算法,而菊花则是做全栈式AI构建。

  每一家都有每一家的优势,大模型竞赛,AI伦理规范,AI普惠化都是国内头部互联网公司重点发展的。

  尤其是大模型方面,目前百度,阿狸,菊花以及橙子都有自己的千亿级参数模型计划,陆齐当前全身心的投入到大模型当中,对于这些所谓的互联网补贴大战是一点兴趣都没有。

  百度的文心,阿狸的M6,菊花的盘古,还有橙子的橙宝,四家立项千亿级参数模型计划。

  “行,那你们就去搞吧,我只有一点要求,在司机端上的抽成永不超过12%,至于说哪一天公布就看你们自己了。”

  互联网企业的形象越来越差,跟资本的贪婪有很大的关系,尤其是几大本地服务公司,抽成真的是太高了。

  不收抽成那绝对是不可能的,这样的生意是不长久的,但是把抽成控制在一个可控范围之内,还是没问题的,如今的檀锦程有这样的底气。

  “得嘞。”

  “你们去忙吧,速度也要快一点,陆总留一下,说说你的大模型吧。”

  网购,游戏,高精地图,汽车是橙子在人工智能领域方面的四大研究方向,为了与巨头们尤其是百度形成差异化,橙子在人工智能领域也有自己的路线。

  “基于场景的数据驱动型AI”

  推荐算法与个性化服务,是基于网购与游戏领域的,而地理空间AI,则是基于高德地图与智能汽车的,高精地图与实时交通数据赋能辅助驾驶,如路径规划与拥堵预测等等。

  通过车机系统与地图深度的整合,如AR导航,充电桩智能推荐等等,能够让汽车在驾驶过程当中更加的智能化。

  在技术布局方面,橙子主要有三大侧重点,最优级的当然是智能汽车加高德,实时路况预测,高精地图,车载语音助手,车路协同等等都是橙子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最优级。

  另外还有游戏AI与交互体验,电商AI与跨场景延伸也同步研发。

  “橙子主要的竞争对手还是百度,但是我们与百度还是有差异化的,百度更侧重于自动驾驶纯技术,我们的话更偏向于车路城生态的整合。”

  “所以在使用场景上,其实我们跟百度没有太多的竞争,甚至于说有合作的基础。”

  到了自己熟悉的领域,陆齐就不再是媒体口中沉默寡言的硅谷大佬了,口若悬河的陆齐,也不管老板能不能听得懂,一股脑儿的把橙子这些年的研究成果给倒了出来。

  但是他也显然知道老板想听什么,老板搞人工智能的目的不就是为了尉来汽车嘛。

  “目前我们的AI战略,已经形成了核心逻辑上的数据闭环,接下来就是沿着这个路线发展,我相信我们会取得很大突破的,尤其是智能汽车这一领域。”

  游戏(用户兴趣),网购(消费习惯),地图(地理位置),汽车(出行场景)形成了完整的数据链条,无论是在技术性还是商业化优化方面,都有着很高的基础。

  “对比起百度来说的话,我们有汽车场景以及城市治理方面的优势,对比起字节的话,我们又多了本地生活加上电商的差异,当然了这个优势后面应该不明显了,字节的算法确实是厉害,他们也在搞电商,往后优势应该不明显,不过服务于我们自己还是够了的。”

  高德在城市治理方面的投入是要远远高于百度的,百度这么多年一门心思的搞自动驾驶,如果说说尉来是打算是在L2,L3乃至于L4与L5方面循序渐进,那么百度就是直接打算L4起步了。

  技术路线没有对错之分,百度的自动驾驶也未必就真的不能搞成功,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相对而言,橙子配合尉来这边搞的人工智能更加的现实一些。

  从L1到L2,成熟了尉来就可以用在汽车身上,拿来卖钱,而百度直接搞自动驾驶,也是因为他们没有这个需求。

  檀锦程认真的听着,听到这里不由得笑了:“这么说来,我们车路城生态整合方案,真要说竞争对手其实是小米了。”

  巨头们搞的都是一个生态链,而生态链方面的侧重点又都不同,每一家搞人工智能的企业都有一个关键词,反应到智能驾驶方面,又都有关键词。

  百度的关键是无人驾驶,无人出租车,菊花的关键词也简单,芯片与系统,或者说卖技术给车企,而一众玩智能驾驶的新势力企业,其实可以总结为让车主爽起来。

  至于说尉来,则可以形容为生态,别忘记了,在尉来的车机系统当中,还有魅族手机一环。

  到二季度,菊花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在荣耀独立之后销量跌出前五,OV,小米以及苹果还有独立之后的荣耀占据前面,菊花目前的手机出货量与魅族相当,各自占着市场约合5%至6%市场份额。

  珠市小厂魅族,每年能有500万台以上的出货量,市场保有量能够一直维持在一个稳定的区间,无论是系统以及品牌的推广度都还是很不错的。

  一直维持着稳定的出货量,说是不思进取也好,说是躺平了也行,但对于尉来的智能驾驶研发还是有着非常有利的。

  但是要说到生态系统的话,跟小米确实是有着直接竞争关系,小米在家用电器方面的布局优于尉来,手机的销量也要高上很多,但是在汽车销量以及地图服务这一块儿,小米是没有的。

  “在生态系统方面,确实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不过我们在人工智能领域如果把小米当竞争对手,那你们可以全体引咎辞职了。”

  如果把人工智能分为三个梯队,TOP1-5为第一梯队,TOP6-10为第二梯队,第10名以后为第三梯队的话,那小米只能算是第三梯队。

  技术实力,商业化能力,生态影响力,研发投入这些都是影响人工智能领域企业在梯队当中的排名,前三项就不论,这玩意谁都吹自己牛逼,吊打其他家。

  只从最直观的研发投入来说,小米在人工智能领域就只能归于其他了。

  TOP5领域的几家公司,哪一家的投入不都是200个亿以上,菊花全年的研发投入更是高达一千多亿;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发经费占比都是60%以上。

  小米没有自己的底层框架,依赖的都是开源工具,在B端方面的能力也仅仅只是针对手机/IoT,企业级的解决方案几乎为零,研发投入也不高,根本不足为虑。

  “至于说他们搞的自动驾驶,他们的团队今年才收购过来,给他们几年时间也追不上来。”

  雷布斯造车肯定会弄出点动静,甚至于卖得很不错,小米这些年的产品力还是很不错的,他们的手机是越做越好了,供应链的整合能力也越来越强。

  简单来说,就是小米的审美上来了,檀锦程并不会像市场上那样不认为小米汽车造出来没人买,以小米现在的审美还有雷布斯的营销能力,怎么也不至于卖不出去。

  市场上那么多垃圾新势力,都能卖出去呢,小米起码有品牌基础,但是要说他们想要在智能驾驶领域搞出多大的动静,那檀锦程是真不信。

  这玩意儿可不是你供应链整合整合,搞几个开源软件就能够达成的,是需要长期研发投入,还需要找到方向的,TOP5乃至于TOP10行业之内的企业,哪一家不都是经过各种摸索,反复打磨得到的技术积累。

  雷布斯造出来的车子或许好卖,但是他们的智能驾驶绝对不会有多好,甚至于连新势力都比不上,更不用说跟尉来这样有着大量技术积累的公司比了。

  “确实是这样,但是老板也不能小看小米,毕竟两者的生态系统类似,关键是他们现在的车子还没有任何的信息,现代汽车业又变化得很快,保不齐到时候跟我们车型碰上了。”

  “有这种概率,不过与其担心小米,倒不如看看菊花呢,什么时候我们的人工智能领域能与菊花缩小一些差距,才是最关键的。”

  从芯片到操作系统全栈式的自研化,智能驾驶的超级终端网络,虽然说现在的高阶智驾版本成本昂贵,但是一旦把成本给降一下,那么优势就是相当的明显。

  “是啊,我们在芯片方面的研发要加速了,老板你可以再催催了。”

  海思已经掌握了先进制程,虽然受阻无法制造,但是技术在手就无需担忧,而国民技术方面这边,只能够掌握成熟制程,已经量产的40nm,以及流片成功的28nm。

  在国产替代上能够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尖端技术没那么容易的,另外与菊花一样,尉来在智能驾驶领域走的路线是一样的,那就是自研芯片加激光雷达方案,而非特斯拉的纯视觉方案。

  这一点,几乎所有的国内厂商都是如此,在城区导航辅助驾驶方面,菊花与尉来也都先后落地,两家在路线上几乎没什么差距,区别大概就是在场景化算法库里面。

  “哈哈,咱们加速归加速,不过也不用怕他们,我们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

  全面了解了在人工智能方面的突破之后,檀锦程反倒是信心十足了,首先一点就是尉来在销量方面有着绝对的优势,四月份推出的全新版本的赛力斯智选,从五月份正式开始交付,但是销量惨淡。

  比较有趣的是,大嘴之前各种场合喷增程,但是这一版本的智能则直接就是增程式的,定价24.68万元至34.68万元,与尉来L1直接竞争。

  五月份交付了200辆,六月份300辆,第一款车型算是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