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曲小说>历史小说>清妖>第31章 抬旗封爵
  什么是元婴大圆满强者?

  和珅就是!

  法随言出。

  一言就给定了性。

  迈步走进值房,目光先是在丰绅济伦和金简脸上停留一瞬,微微颔首示意,眼神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随后扫过伊龄阿和舒文淡淡点头。

  最后目光落在统管内务府包衣护军营的缊布脸上,尽管眼神平和如水,却让坐在那里的缊布不自觉的抬起屁股:“和中堂!”

  “和中堂!”

  其余几位也是纷纷起身,纵是贵如丰绅济伦也是不敢有丝毫怠慢。

  “奴才给中堂大人请安!”

  会计司的乌雅更是“扑通”跪在地上行了大礼。

  “各位请坐,”

  和珅摆了摆手,一脸凝重,“事情本官已经知晓,规矩就是规矩,内务府的体统不容践踏。赵有禄恃宠而骄,公然殴打本旗分管佐领,若不严惩,日后这内务府数万包衣谁还肯守规矩?

  就按忠勇公和金大人的意思,即刻将此事原委及我等议定请旨严惩之意,呈报皇上御览。”

  伊龄阿和舒文对视一眼,虽心中不解和珅为何不帮门下狗腿子化解这一危机,却也不敢多言,躬身称是。

  丰绅济伦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也是不解和珅为何不护短,众所周知那赵有禄可是你和中堂门下一走狗,若不是你和珅鼎力提携,那赵有禄岂能有今日地位,又岂能名动京师。

  若和珅开口要保赵有禄,丰绅济伦纵是心中不快也不会驳和珅面子,但现在和珅摆出一副深明大义的样子,倒让这位深得外祖欢心,打小就在外祖身边长大并接受皇子抚养的忠勇公心中有点摸不透。

  金简则是抚须点头,对和珅的深明大义表示赞许。

  老臣真没别的想法,规矩就是规矩,坏不得!

  和珅为何不保赵安,乃是其深知老太爷的脾性,老太爷可以自己打破规矩施恩,破格用人,如当初将年仅二十五岁的他从三等侍卫破格提拔为军机大臣,又破格任用一批十几岁的年轻子弟担任方面大员,甚至将一个小兵直接提升为总兵,但绝不容许臣子主动挑战规矩。

  赵有禄打人事实确凿,这一点毋庸置疑,也没有翻案的可能,故和珅若一味偏袒反而会在老太爷面前留下结党营私、罔顾法度、破坏规矩的印象。

  不如表现出深明大义,既顺应丰绅济伦、金简二人维护规矩之意,也向老太爷表明自己处事公允。

  更重要的是和珅相信别说赵安打了本旗佐领一拳,就是打杀了这佐领,老太爷也不会雷霆大怒。

  “福禄寿”的余荫岂是说没就没的!

  既如此,何必表现出护短样子为人诟病。

  很快,由金简主笔,几位内务府大臣联署的奏折便拟好,详细陈述了赵安殴打佐领全德的经过。

  奏折中,丰绅济伦与金简坚持认为“赵有禄殴打本旗佐领此风绝不可长,因其行径已非简单殴斗,实乃藐视内府根本之法度,动摇包衣管理之根基,若不严惩,恐致纲纪弛废”,强烈要求严惩。

  伊龄阿与舒文则附议了“事出有因”的看法,希望老太爷能从轻处置。

  缊布没有意见列于折中,就是有,也是一切唯老太爷御定。

  奏折由和珅同丰绅济伦送往养心殿西暖阁。

  二人到时,老太爷正在听书。

  内侍首领李玉正给老太爷读《石头记》后四十回。

  《石头记》这本书和珅极为喜欢,因而在老太爷面前“推荐”过多次,不过和珅一直认为这本书的后四十回遗稿令人读之遗憾,便找了文人程伟元和高鹗让他们“细加厘剔,截长补短”,整理并补全后四十回,至此《石头记》书成。

  李玉这会读的就是后四十回,老太爷听的津津有味,中途暂停喝茶时还对李玉说了句:“这本书朕如果没猜错的话,当是写的明珠家事。”

  这话让李玉心中一个咯噔,因为坊间盛传这《石头记》写的是康熙朝江南织造曹家的事,怎么到主子这边却成了明珠家的事。

  心中虽纳闷却也不敢乱说话,正欲继续往下读,外面小太监来报说是和中堂和忠勇公丰绅济伦求见老太爷。

  一听是和珅同自己最喜欢的外孙来了,老太爷自是开心的叫宣进来。

  二人进来后自是给老太爷行礼,老太爷欢喜的示意外孙近前来说话。

  外孙的名字就是老太爷亲自起的,丰绅济伦于满语意为福气长存,济世经邦,颖悟绝伦。

  按祖制,不对公主所生之子赏赐品级。

  但老太爷对丰绅济伦这个外孙实在疼爱,为了让他获得封赏就在他13岁那年特颁谕令:在京公主所生之子,年满十三岁,其父为固伦额驸,其子也享受固伦额驸的品级待遇;其父为和硕额驸,其子也享受和硕额驸的品级待遇。

  于是丰绅济伦获得和父亲福隆安一样的和硕额驸待遇,17岁就出任从二品的都统,如今更是身兼要职,深得老太爷器重。

  外界传言丰绅济伦就是福家第三代的当家人,将来是要接替三叔、四叔成为大清朝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的!

  祖孙其乐融融,和珅亦在边上陪着笑容,半响,老太爷方才想到和珅同外孙过来肯定有事,便问外孙为何事而来。

  “皇上,”

  丰绅济伦忙将手中奏折递上,李玉见状忙将放大镜呈上。

  接过放大镜,老太爷打开奏折仔细看了起来。

  “主子,”

  和珅担心老太爷受外孙影响真对赵安从严惩治,便将全德依规受礼但出言挑衅,赵安愤而动手的过程尽量客观复述一遍,重点提到了全德那句“还记得自个儿是包衣奴才”,为表自己没有偏袒立场,也转述丰绅济伦与金简对赵安“动摇包衣管理根基”的定性。

  和珅节奏掌握的很好,老太爷看完折子,他这边也堪堪结束。

  丰绅济伦没有插话,虽知和珅实际是有意护着门下走狗,但和珅所言也并无夸大虚假之处,他冒然插话打断不妥。

  “噢,你们为这事来的啊。”

  合上折子,老太爷沉默片刻,他想起赵有禄是谁了,不就是除夕夜为大清守福,为百官增禄,为自个延寿的“福禄寿”么。

  那孩子,很好嘛。

  摆手轻笑一声,道:“这个赵有禄倒是个不肯吃亏的,带过兵的人都如此,全德那奴才嘴也是贱了点。”

  这话语气不重却让和珅心头微动,因为老太爷对赵安的偏袒之意已然流露。

  “主子,”

  和珅小心翼翼上前道,“内务府规矩森严,忠勇公与金大人所言乃是正理,赵有禄动手打全德肯定是错了,奴才以为若不惩戒恐难以服众。”

  “规矩是不能废,个个都这样,真就动摇包衣根基了。”

  老太爷点了点头,一点也不糊涂,直接就给出了处罚决定——动手打人的赵有禄罚俸半年。

  也就是扣发半年工资。

  罚俸半年对于低品官员而言肯定是重处,但对一个从二品的署理巡抚而言,也就是个象征性的处罚。

  丰绅济伦眉头微皱,却不敢质疑外公的决定。

  别说他这个外孙了,就是阿玛在世也不敢反对。

  和珅这边心彻底定了,又见李玉手中拿着《石头记》,知道老太爷这是在听书,便准备告退,老太爷却像是想起了什么又开口道:“赵有禄那句‘区区一介佐领安敢让封疆重臣屈膝’说得好啊!”

  抬手示意李玉扶自己直起身来,好外孙济伦哪里要李玉帮手,小心翼翼把外公扶着坐正。

  “朕的福禄寿什么时候轮到一个奴才借着规矩作威作福?全德这等行径是忠心为主吗,朕看他是其心可诛,仗着点微末权柄就敢凌驾朝廷体统之上还了得!

  今日敢折辱朕的福禄寿,明日是不是就敢不把朕放在眼里了?这才是真正的藐视法度,动摇国本!”

  说这番话时,老太爷脸上明显动了怒色,继而指了指和珅,“佐领全德,品行不端,倚仗内府规矩折辱大臣,其心叵测!着即革去佐领一职,念其祖上略有微劳免其死罪,发往王府贝勒府为奴,永不叙用!”

  “嗻!”

  老太爷对全德的处罚决定令和珅心中大喜,此事传出去外界不会为全德一个佐领惋惜鸣不平,只会更加坚定一个事实,那就是他和中堂用的人,除了老太爷谁也打不得,更动不得!

  是护着赵有禄,更是护着他和珅!

  老太爷的偏心决定肯定让外孙丰绅济伦心中不是滋味,对赵有禄的处置是高高举起轻轻落下,反而全德这个“受害者”发往王爷贝勒府上为奴,若早知外公会这么处置,还不如听伊龄阿他们的关上门内部处理好了。

  老太爷这边显然还有话说,一口老痰吐进李玉递来的痰盂,神清气爽之余微微思索,又道:“福禄寿既然不甘心受底下奴才的腌臜气,朕看他就不必再做内务府的奴才了。传朕旨意,抬赵有禄入满洲镶黄旗,授三等轻车都尉世职。”

  顿了顿,“让他从今往后做个堂堂正正的满洲臣子,做朕的好奴才。” 《清妖》-傲骨铁心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